他把黄菊种成了黄绣球,一朵高达80元,一亩地算下来可净赚10万元。创业七年,他的菊园不停地扩张,现在已经有40—50亩有机菊大棚。他到底有什么种植小秘密?小编探访南昌和博生态园,终于揭开这其中的奥妙。七年来,他的底肥是用EM原露发酵的菌肥。每年除了7-8月最热的季节,他长年都采用滴灌技术追施微生物菌肥。
图片说明:江西卫视《晚间新闻》栏目报道了陈向峰种植的有机黄菊
2010年10月,陈向峰创办了南昌和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标就是要种有机菊!从网络里了解天意EM原露后,就驱车赶到江西省农业厅天意生物购买了EM原露。这七年间,他年年用EM原露做EM堆肥,施到地里做基肥。从一个农业小白到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的菊花专家,而身旁成片的黄菊正是他的作品,印证了他所言不虚。
图片说明:陈向峰在他的有机菊大棚里
做有机就一定要懂“菌”
和陈向峰刚聊上,他就给小编我夸菌肥的好处。他说他在园子里专门开辟了一块空间用EM原露发酵菌肥。他的方法是用EM原露加红糖发酵榨油后剩下的枯饼和一些有机物,这样施到地里,不仅可以提高根系的养分吸收,还可以降低植株病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这样病虫害也会大幅减少。在追肥的过程中,通过滴灌系统追施微生物菌肥。他说在滴灌中,浇透水再追加菌,菌的基数越大,土壤就越健康。这是一个谈菌就刹不住车的文化人。
图片说明:江西五套《稻花香里》在为其录制节目
七年“磨”菊,他要种出最好的黄菊
黄菊的发源地在江西婺源。有婺源黄菊一说。但看过婺源黄菊的友人告诉小编,陈向峰在大棚里种出的黄菊品质远远超过了原产地婺源,颗颗饱满,花形硕大,美仑美奂。陈向峰向小编介绍,他园子里的黄菊种苗是自己组培脱毒,就是光培育这一块,他们也拿了几个专利技术。他的经验是:大棚里,采用疏蕾限产,每株只留10-20朵,这样养分集中,长出的黄菊合格率达98%,均匀呈绣球状。而别人栽培出的黄菊难成绣球,残缺率达到40%左右。通过这样的精细化栽培,棚内每一朵花直径达到6-7厘米,重量为1.2克左右。而别人种植的菊花直径只有3-4厘米,重量为0.3克。更为重要的是,他这样一朵黄菊泡茶,可以续5-6道水而汤色依然浓郁不止,别人的黄菊就只能泡两三次就没味了!年年他都会拿去检测,第三方检测都合格,今年是有机转换期第二年,下一步,他要通过欧盟的检测。正巧小编采访的那天,江西卫视,江西五套记者亦在为其录制节目。
图片说明:和博园的有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