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识天意
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1996年03月26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了解更多
天意课堂
产品中心
EM原露是“有效微生物群”,其由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8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它会与所到之处的良性力量迅速结合,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了解更多
新闻中心
实时更新天意最新动态,关注行业重大事件,了解EM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贡献。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县域特区
黄秋葵应用EM原露方法
发布时间:2019-10-19

小编语:秋葵的生态种植方式如何操作?那下面我们就使用EM原露来获得绿色种植的黄秋葵。本篇来源于《盆栽天地》,文章略有修改。


1、花盆的准备及摆放地的选择

庭院栽培黄秋葵需要用口径40 厘米、高50 厘米以上的花盆,越宽大越利于植株根部伸展。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因此,应选择向阳处,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摆放花盆密度,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2 、土壤选用

选择土质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3 、基肥的准备

要使植株长得好,基肥很重要,盆栽前,将鸡粪或蚕沙或其它畜禽粪充分堆沤腐熟,可采用200倍的EM原露稀释溶液喷洒在粪肥中,拌匀至含水量达40%左右,以手抓刚好无水滴即可。堆肥时间要3个月以上。

16d624fa-6a2d-4ef3-9597-00ae1880c7b4.jpg

4 、盆栽基质的制备

按3:1的比例将土壤与基肥拌匀放人花盆中,盆泥装人3/4即可,再在上层铺一层厚5~8 cm的土壤。再喷洒500倍液的EM原露稀释液,土壤刚好淋湿即留作备用。

5 、播种育苗

5.1 播种季节

长江以南春、夏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为主。春播种时间3—4月,5下旬开始可收获至10月底。

5.2 播种

黄秋葵多采用种子直播,每盆放2—3粒种子,播种时盖层细土厚3 4 cm。黄秋葵种皮较硬,播前须浸种24 h,每隔5-6 天清洗换水1次,如放在25—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3~4 天出芽后即可播种,播种约10 天可以出苗。


6、 间苗定植

黄秋葵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苗,去除弱苗、病苗,当黄秋葵幼苗长到3 4片真叶、苗高10~15 em时,每盆只留强壮的1株植株,其余拨除,或移种到其它苗长势不好的盆中栽培。并施足定根水,以利成活。

7 田间管理

7.1 肥培管理

黄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是获得高产的关键。黄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黄秋葵出苗后及时追施齐苗肥,可用厨余垃圾发酵后的波卡西汁使用也可以用EM原露发酵粪肥作为追肥使用,一周一次。

7.2 除草和培土

黄秋葵幼苗出土或定植后,要避免幼苗与杂草争肥争水,及时除草。每7—10 天进行1次。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用小勺铲均匀松土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 m左右的竹竿、树枝插于植株附近,再用绳子绑成“8”字型,防止倒伏。

7-3 植株调整

黄秋葵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生长前期营养生长过旺,也可以采取扭叶柄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害蔓延;采收种果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29e642a2-6ec9-4e3e-a9ee-0316e593265d.jpg

.4 浇水淋水

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盆栽黄秋葵水分散失快,要注意观察,每天至少淋水1次(最好早晚能淋水),防止盆土干旱。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土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7.5 促花坐果措施

当黄秋葵长高l0~15 cm后,开始用300—800倍的EM原露喷洒叶面,至开花前再喷水1次,以后每采收1次果后10—15 天喷1次,喷时用EM原露500倍液加0.1%磷酸二氢钾溶液(两者可同时混合喷洒)。经过采取这样的措施,黄秋葵开花坐果多、果壮大、果浆多、品质甘甜嫩软,且收获期延长,增产幅度大。

.6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蚂蚁和地老虎危害。庭院种植黄秋葵,最好采用挂频报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成虫。

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af467522-427a-4ada-9373-2c0d2c020def.jpg

8 适时采收

黄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2—4 d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到10一15 cm长、25 g左右时即可采收。

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易纤维化、品质降低、不宜食用。

收获前期一般2~3 d采收1次,中后期一般3—4 d采收1次。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

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否则皮肤被刺,奇痒难忍。

图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扫描下图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