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识天意
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1996年03月26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了解更多
天意课堂
产品中心
EM原露是“有效微生物群”,其由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8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它会与所到之处的良性力量迅速结合,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了解更多
新闻中心
实时更新天意最新动态,关注行业重大事件,了解EM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贡献。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县域特区
EM 原露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试验
发布时间:2018-07-09


摘要

      以武汉市八月天地农业有限公司的生态猕猴桃园的 5 年生红阳为试材,利用 EM菌泥、沼液泥、EM 原露活化液及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猕猴桃溃疡病试验。结果表明:EM 菌泥敷涂的防治效果和病疤愈合效果最好,其次为 50 倍 EM 原露活化液,然后依次为 200 倍农用链霉素、沼液泥和清水处理。EM 菌泥在当年、次年 4 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8. 8%、89. 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 5. 1%、8. 5%,其病疤愈合效果达 60. 6%;EM 原露活化液在当年、次年 4 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7. 0%、87. 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5. 9%、10. 2%,其病疤愈合效果达45. 9%;农用链霉素在当年、次年4 月防治效果分别为77. 1%和 73. 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 10. 4%、21. 2%,其病疤愈合效果为 22. %。说明 EM 原露活化液能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生物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新方法。

    

ba6d1335-13c9-41aa-8333-481034737fc5.jpg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Pseudom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是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列入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对发展猕猴桃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 。该病于 1980 年首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景岗县同时发现,感病后树干或枝条龟裂,并从伤口、芽眼、叶痕、果柄等病部溢出乳白色粘液,病部皮层隆起组织变软腐烂,木质部变黑褐色,嫩枝感病后其上叶子焦枯卷曲,花蕾萎蔫无法张开。


      有机猕猴桃是一种在没有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猕猴桃,在加工、包装和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认证的猕猴桃  。在有机猕猴桃的推广过程中,不可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防治猕猴桃病虫害,所以研究和发展猕猴桃生物防治技术对发展有机猕猴桃具有重要意义。


8c7231a5-635e-4ff5-9e08-7e2288661b10.jpg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原露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人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主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放线菌、发酵型丝状菌等 10 属 80 余种微生物组成,其中的放线菌可分泌抗生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如病原菌、腐败细菌等[4] 。EM 菌对多种植物病害如草莓根腐病(Rizoctoniasolani)、玉米茎腐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水稻立枯病(Fusarium oxysporium Schelcht)、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Walker)等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



背景:     

     关于猕猴桃溃疡病的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国内主要采用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加瑞农、可杀得等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国外主要采用铜制剂和链霉素防治猕猴桃溃疡病, 分别从芽孢杆菌和内生放线菌中筛选出具有抑制猕猴桃溃疡病的菌株。但是使用 EM 原露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未见报道。


24ffe097-b8ed-4923-aa21-a5635199bd3b.jpg


1 材料与方法

1. 1 EM 原露活化液及活性菌泥的制备试验在武汉市八月天地农业有限公司的生态猕猴桃园进行,品种为红阳,树龄为 5a。

EM原露活化液、EM 原露稀释液及活性菌泥制作的方法  :用 EM 原露及红糖各 1 份,加清水 10 份混匀后装入密闭塑料桶中,在室温下密闭发酵 5 ~7 天,制成发酵液,又称 EM原露活化液。在使用时,将 EM 活化液加水稀释,即可配成各种浓度的 EM 原露稀释液。用 EM 活化液和粘土(每 1 份 EM 活化液加大约4 份粘土)调制成稀泥糊状,即制成 EM 活性菌泥。

1. 2 试验设计

  1. 2. 1 EM 原露活化液不同浓度防治试验 试验设 4 个处理,即采用 EM原露稀释液 25 倍、50 倍、75 倍和 100倍液涂抹病斑。先用小刀划开病斑并刮除腐烂部分至完好组织,然后用毛刷在病疤上直接涂抹 EM原露活化液,涂抹范围超出病疤边沿2 cm 以上,2012 年3 月1 日涂抹第1 次,然后每隔7 天 再涂抹1 次,共涂抹3次后用塑料条紧密包扎。

1. 2. 2 EM 原露防治猕猴桃溃疡病试验 试验设 4 个处理,即 EM菌泥刮涂法、EM原露稀释液涂抹法、农用链霉素 200 倍液涂抹法、沼液泥涂抹法,对照为清水涂抹法。于 2012 年 3 月 1—21 日按试验设计处理猕猴桃溃疡病病斑,各处理的病斑数不少于 50 个。

       EM 菌泥敷涂法(处理Ⅰ):用小刀划开病斑并刮除至完好组织,然后在病疤上直接敷涂约 1 cm左右厚的 EM原露菌泥,敷涂范围超出健皮 2 cm 以上。然后用宽约 10 cm 塑料条紧密包扎,以防水分蒸发和菌泥脱落。沼液泥涂抹法(处理Ⅱ):取以猪粪为主料发酵后的沼液加少量粘土制成沼液泥涂抹在病疤上,方法同处理Ⅰ。EM 原露稀释液刮涂(处理Ⅲ):用毛刷在病疤上直接涂抹 50 倍 EM 原露稀释液,方法同 1. 2. 1。农用链霉素刮涂法 (处理Ⅳ):农用链霉素 200 倍液按处理Ⅲ法涂抹。对照 (CK):清水涂抹,方法同处理Ⅲ。



1. 3 试验统计方法

在当年 10 月调查统计各处理防治效果,次年 4 月统计复发率。处理当年 10 月,将塑料膜和抹泥去除,调查统计各处理病疤复发数量,计算病疤复发率(%)和防治效果(%),并测量病疤愈合平均宽度,计算病疤愈合效果;次年 4 月,再次统计各处理病疤复发数量,计算各处理病疤复发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8] :病疤复发率(%) = 复发病疤块数/调查病疤块数 × 100%;防治效果(%) = (对照病疤复发率 - 处理病疤复发率) / 对照病疤复发率 ×100%;病疤愈合平均宽度(mm) = ∑每块病疤的平均愈合宽度 (mm) /测量病疤数量;病疤愈合效果(%) = (处理病疤愈合宽度 - 对照病疤愈合宽度) /对照病疤愈合宽度 ×100%。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倍数的 EM原露稀释液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从表 1 可以看出,不同倍数的 EM原露稀释液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以 25 倍液和 50 倍液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均在 85%以上;其次为 75 倍液和 100 倍液。经统计分析,25 倍液与 50 倍液之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 2 不同处理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

8634d930-a613-4a67-b21e-bb85c50835c9.jpg9682ff43-97f1-40f3-9ecc-dbb10e99d14f.jpg

     从表2 可以看出,EM菌泥敷涂的防治效果和病疤愈合效果最好,其次为 EM原露稀释 50 倍液,然后依次为农用链霉素 200 倍液、沼液泥和清水处理。EM菌泥在当年、次年4 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8. 8%、89. 1%,其病疤愈合效果达60. 6%;EM原露稀释液在当年、次年 4 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7. 0%、87. 1%,其病疤愈合效果达45. 9%;农用链霉素 200 倍液在当年、次年 4 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77. 1%、73. 1%,其病疤愈合效果为22. 9%;说明使用 EM 菌泥和 EM 原露50 倍稀释液可以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沼液泥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及 EM 原露,当年、次年 4 月的防治效果仅为33. 0%、29. 4%。经统计分析,EM 菌泥和 EM 原露稀释液 2 个处理与农用链霉素处理比较,在防治效果方面均达极显著差异(P <0. 01),在病疤愈合效果上三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 01)。


3 小结

      EM 菌泥敷涂和 EM 原露 50 倍稀释液涂抹对猕猴桃溃疡病当年、次年的防治效果明显,防治效果均在 85%以上,极显著好于传统的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而利用 EM 原露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以菌防菌的生物防治技术,符合当前有机猕猴桃发展的需要。使用 EM 原露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防治效果好,病疤愈合效果也较好,值得在有机猕猴桃园区推广。

     EM 原露是由很多种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而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EM 原露能够抑制猕猴桃溃疡病可能与其含有多种放线菌有关  。从 EM 原露种筛选出能够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菌株,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有机猕猴桃的发展,猕猴桃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农业措施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小编注:为方便阅读,文章做了删节)


认准正品EM原露,信赖天意。30年专注,品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