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识天意
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1996年03月26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了解更多
天意课堂
产品中心
EM原露是“有效微生物群”,其由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8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它会与所到之处的良性力量迅速结合,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了解更多
新闻中心
实时更新天意最新动态,关注行业重大事件,了解EM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贡献。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县域特区
EM原露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产量
发布时间:2016-06-12

没有人不想远离化学品的危险,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天意酵业,用微生物来为您打造有机、健康的生活。

精彩内容

90年代初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中心开发生产的EM原露技术引进我国,短短几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种植业、养殖业和环境净化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效果。本试验应用EM原露在水稻的各生育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试验,证明EM原露对种子发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产量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秧苗期、孕穗期喷施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1、日本(财)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提供的EM原露(液体型)中有10类80多种功能不同的微生物群(主要是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使用特殊的技法使它们共同存在于同一种液体中。这些多种各样的微生物群体,由于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酶、生理活性物质、微他命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植物生长,增产,增收,并提高品质;促进种子发芽,植株生根、开花、结实和早熟。加强土壤自身养份的有效利用,节约肥料。

2、供试品种:沾粳7号,沾粳6号。

二、试验设计

1、发芽试验:(土壤发芽试验。此法结果与田间实际出苗情况比较接近)。试验品种:沾粳7号,沾粳6号。处理:(1)EM原露原液1:1000倍液浸种24小时。(2)清水浸种24时为对照(CK)。

2、种子处理:品种:沾粳7号,处理:(1)EM原露原液1:1000倍浸种24小时,(2)清水浸种24小时为对照(CK)。

3、小区试验:相同浓度(EM原露、500毫升/亩的100倍)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分别喷施。

同等条件下:设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6米×2.4米,栽插规格(5寸×2寸)、(37丛×31丛),每丛3苗,处理:(1)喷清水为对照(CK),(2)秧苗期叶面喷施1次,(3)秧苗期+分蘖期叶面喷施各次,(4)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叶面喷施各1次,(5)分蘖前期叶面喷施1次,(6)分蘖后期叶面喷施1次,(7)孕穗期叶面喷施1次。

三、试验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沾益农场农科站试验田

土壤情况:冬闲田,无农家肥,土壤板结,属胶泥田。经土壤分析:全氮0.2000%,全磷0.092%,全钾3.257%,有机质3.574%,PH值8.10。

四、施肥情况及栽培管理

采用常规栽培技术:3月11日播种,播种量为60kg/亩,播种前亩施12.5千克复合肥作底肥,秧田期4月6日和4月27日共追肥两次,12.5千克/亩。移栽期5月5日,亩施12.5千克复合肥作底肥,5月20日第一次追肥12.5千克/亩尿素,6月15日第二次20千克/亩水稻专用复合肥。蘖秧除草等与其它水稻田同步管理。


结果与分析

一、生物性状分析

1、EM原露对发芽率的影响。

从附表一可以看出,用EM原露浸种能促进种子发芽、生根、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发芽势增幅在7.9~10.75%,发芽率增幅为8.8~9.5%,发芽快而整齐,根系发达,粗白根多,成秧率高。EM原露含有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相互作用,有效地激发了种子胚,促进发芽和生长。

2、EM原露对秧苗生长和素质的影响。

共考查了用EM原露对沾粳7号,和小区试验7个处理的秧苗素质。秧龄50天,30苗单株平均值(附表二)。从表上可以看出、用EM原露(1:1000)浸种叶色较对照深,苗高比对照增加0.4厘米,叶片数多0.2叶,茎基比对照宽0.1厘米,每株总根数比对照多4.3条,其中白根多3.3条,单株根干重比对照多13.3毫克,单株总干重比对照多30毫克。从附表三可以看出:在秧苗期用500毫升/亩的100倍EM原露稀释液喷施,也能明显改善秧苗素质,与对照相比,叶色深,苗高增加0.6厘米,叶片数增加0.7叶,茎基宽增加0.13厘米,总根数增加3.9条,其中白根增加2.4条,单株根干重增加33.4毫克,总干重增加60.5毫克。由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使用EM原露能改善秧苗素质,促进白根的生长,明显表现在茎粗、白根数多、根鲜重、干重都明显高于对照。这说明EM原露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酵素、微生物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植株光合成能力。

3、EM原露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分析附表四得出:

穗长:增幅较大的有第五处理27.4厘米,第四处理27.2厘米,第三处理27厘米,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0厘米,0.8厘米,0.6厘米。

穗总粒数:比对照增加较大的有第二处理182粒,第四处理170.8粒,第七处理165.1粒,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6粒、10.4粒、4.7粒。

穗实粒数:第二处理146.9粒,比对照增加了39.4粒,其次是第四处理,比对照增加了30.3粒,第三位是处理三,比对照增加了21.6粒。

空秕率最小的是第二处理和第四处理,19.3%,其次是第三处理19.7%,比对照33%降低了13.7%、13.3%。

千粒重:最高的是第四处理31.8克,其次是第七处理31.6克,再次是第二处理31.3克,分别比对照29.9克增加了1.9克、1.7克、1.4克。所有使用EM原露的处理,千粒重都比对照有所增加,其增幅为0.2~1.9克。

株粒重:最大的是第四处理20.3克,其次是第二处理和第三处理17.6克,再次是第七处理16.6克,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9克、4.2克、3.2克。亩有效穗增加了0.5~2.2万穗。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在苗期使用EM原露(处理(2))效果较好,如果在水稻生长发育的秧苗期和分蘖期以及孕穗期(处理(4))各使用一次,效果更佳,只在孕穗期使用一次,可以提高结实率和显著增加千粒重,但效果不及处理(4)。处理(4)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株粒重和穗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二、产量结果:

从附表五得出:整个试验亩产在662-764千克之间,产量最高的是第四处理,亩产764千克,最低的是第一处理(CK),亩产662千克。第四处理比对照亩增102千克,增产15%。产量在第二位是第二、第七处理,比对照增产13%。产量在第三位的是第三处理,比对照增产11%。

用新复极差法测验(附表六),整个试验中,凡是使用了EM原露的处理都比对照增产,亩增幅为46-102千克。第四处理亩增102千克,达到显著水平,第二处理、第七处理接近显著水来。


结语和讨论

(一)EM原露对水稻育秧和大田生长发育提高单产均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提高秧苗素质,高成状秧,提高千粒重等有显著作用。小区试验随着施用时期不同,每亩可增产稻谷46~102千克,增产幅度为7~15%,增加收益112-250元,扣除成本15-45元,亩净增收益97-200元。

(二)通过试验得出:以秧苗期,分蘖前期,孕穗期施用效果较好。2次以上的喷施虽然也增产,但幅度不大。从成本分析来看,并不划算。

(三)EM原露对培肥土壤肥力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四)EM原露对水稻喷施比较安全,究竟以多大浓度为好,尚需进一步研究。

附表一:EM原露原液浸种对发芽率的影响

作物品种

浸种条件

发芽势%

发芽率%

发芽势%

 增幅

发芽率%

增幅

沾粳七号

EM原露(11000

87.4

7.9

89.1

8.8

清水(CK

79.5


80.3


沾粳六号

EM原露(11000

85.75

10.75

92.25

9.5

清水(CK

75


82.75


附表二:EM原露浸种(50天秧龄)秧苗素质考查

   项目

处理

叶色级别

苗高cm/

叶片数cm/

最上全出叶

茎基宽cm/

带蘖率个/

根数

根鲜重mg/

根干重mg/

总鲜重mg/

总干重mg/

 长cm

 宽cm

总根数根/

白根数根/

EM原露(11000)浸种

4.5

29

5.3

17.2

0.57

0.58

0

27.2

10.2

436

46.6

1136.7

203

②清水浸种(CK

3.5

28.6

5.1

16.7

0.28

0.48

0

22.9

6.9

293

33.3

780

173

注:品种本身分蘖力弱,所以小秧无蘖(沾粳七号)

附表三:小区试验秧苗素质考查(品种:沾粳七号)

     项目

处理

叶色级别

苗高cm/

叶片数cm/

 最上全出叶

茎基宽cm/

带蘖率个/

  根数

根干重mg/

根鲜重mg/

总干重mg/

总鲜重mg/

长cm

宽cm

总根数根/

白根数根/

②秧苗期

4.5

29.4

5.6

18.5

0.68

0.6

0

26.6

11.8

76.7

286.7

263.3

1213.3

③秧苗期+分蘖前期

4.5

30.1

6.2

16.8

0.65

0.65

0

29.0

12

80

300

253.3

1193.3

④秧苗期+分蘖前期+孕穗期

4.5

28.9

6.0

17.1

0.66

0.58

0

27

11.3

73.3

293.3

220

1153

①清水浸种(CK

4.0

29.6

5.3

16.8

0.58

0.45

0

24.4

8.6

33.3

246.7

160

813.3

⑤分蘖前期

4.0

29

5.1

15.6

0.58

0.50

0

23.6

9.0

42

250

200

846.3

⑥分蘖后期

4.0

29.2

5.2

15.4

0.57

0.48

0

24.0

8.8

48

244.7

180

985.7

⑦孕穗期

4.0

28

5.1

15.3

0.56

0.50

0

22.5

10.6

50

240

200

986.7

++/3EM原露,平均值)

4.5

29.5

5.9

17.5

0.66

0.61

0

27.5

11.7

76.7

293.3

245.5

1186.5

CK+++/4CK,平均值)

4.0

28.9

5.2

15.8

0.57

0.48

0

23.6

9.3

43.3

245.4

185.0

901.3

          注:由于品种本身分蘖差,故无分蘖

附表四:小区试验主要考种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  品种:沾粳七号

    项目

处理

穗长cm

与对照比增减±

穗总粒数 粒

与对照相比±

穗实粒数

与对照相比±

空秕率%

与对照相比±

千粒重克

与对照相比±

株粒重克

与对照相比±

穗粒重克

与对照相比±

最高苗万/亩

有效穗万/亩

与对照相比±

成穗率%

①喷清水为对照(CK

26.4


160


107.5

0.6

33


29.9


13.


3.6


23.6

22.4


95

②秧苗期

27.7

+1.3

182

21.6

146.9

+39.4

19.3

-13.7

31.3

+1.4

17.6

+4.2

4.7

+1.1

25.4

22.9

+0.5

91

③秧苗期+分蘖前期

27

+0.6

160.8

+0.4

129.1

+31.6

19.7

-13.3

31.3

+0.2

17.6

+4.2

4.4

+0.8

24.7

22.9

+0.5

93

④秧苗期+分蘖前期+孕穗期

27.2

+0.8

170.8

+10.4

137.8

+30.3

19.3

-13.7

31.8

+1.9

20.3

+6.9

4.6

+1.0

23.5

22.9

+0.5

97

⑤分蘖前期

27.4

+1.0

164.4

+4.0

121.7

+14.2

26

-7

31.2

+1.3

14.7

+1.3

4.0

+0.4

24.7

24.6

+2.2

95

⑥分蘖后期

25.7

-0.7

151.4

-9.0

98.9

-8.6

34.7

-1.7

31.5

+1.6

13.1

-0.3

3.47

-0.2

24.7

23.8

+1.1

95

⑦孕穗期

26.9

+0.5

165.1

+4.7

115.1

+7.6

30.3

2.7

31.6

+1.7

16.6

+3.2

3.7

+0.1

25.3

22.9

+0.5

91

附表五:(沾粳七号)EM原露小区试验的产量结果与分析

处 理

各重复小区产量

总和Tt

平均Xt

对照CK的%

小区计产面积

折合亩产米

与CK相比±

产量位次

千克

千克

千克

①喷清水为对照(CK

15.2

12.1

15.5

42.8

14.3

100.0

14.4

662


6

②秧苗期

15

16.3

17

48.3

16.1

113

14.4

745

+83

5

③秧苗期+分蘖前期

16.5

15.5

15.8

47.8

15.9

111

14.4

736

+74

3

④秧苗期+分蘖前期+孕穗期

16.5

16.8

16.3

49.6

16.5

115

14.4

764

+102

1

⑤分蘖前期

15.5

16.8

15.0

47.3

15.8

110

14.4

732

+70

4

⑥分蘖后期

16

13.6

16.2

45.8

15.3

107

14.4

708

+46

5

⑦孕穗期

16.5

15.8

16

48.3

16.1

113

14.4

745

+83

2

Tr

111.2

106.9

111.8

329.9



14.4




Xr

15.9

15.3

16.0

15.7



14.4




附表六:附表五的产量结果的新复极差测验

处理

亩产量千克


④秧苗期+分蘖前期+孕穗期

764

764






②秧苗期

745

19






⑦孕穗期

745

19

0





③秧苗期+分蘖前期

736

28

9

9




⑤分蘖前期

732

32

13

13

4



⑥分蘖后期

708

56

37

37

28

24


①喷清水为对照(CK)

662

102*

83*

83*

74

40

46

*表示达5%显著水平,a0.05=83.9千克a0.01=124.8千克

本试验执行人:周兴惠朱菊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