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以雌果蝇产卵于成熟的杨梅果实乳柱上,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危害。受害果实迅速变软,果枝外溢,引起霉变和落果,轻者品质变劣,降低产量,影响贮藏、加工及商品价格;重者甚至颗粒无收。据调查,杨梅果园在气温10℃以上时,可见到杨梅果蝇成虫活动。但在杨梅果实硬核着色之前,生果不能成为果蝇的食物。杨梅果实硬仔着色之后,果蝇开始在果实上产卵;杨梅进入成熟期后,果实变软,果蝇有合适的食物,发生危害,随着采收,杨梅逐渐减少,果蝇数量随之下降。杨梅采收后,树上残次果和树下落地果腐烂,有着丰富的食物,又会出现盛发期,而随着残次果和落地果的逐渐消失,虫口又随食物的缺少而下降。杨梅果蝇发生盛期在果实成熟盛期,因为杨梅成熟期与气温相关,故果蝇危害时间也相应的有早有晚。在气温21℃-25℃、湿度75%-85%条件下,一个世代历期4-7天。在果园世代重叠、虫态交错的现象十分明显。 防治果蝇方法有:利用果蝇成虫趋化性,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5:10:10:20配制成诱饵,或者以酿酒的废渣加少量醋和糖,配制成诱饵,用容器装液置于杨梅园内。每667平方米放置6-8钵,诱杀成虫。定期清除幼虫钵内虫子,每周更换一次诱饵,恪守到较好的诱杀效果。EM原露配方:可试用EM原露、红糖、醋、米酒、水比例为1:1:1:1:10,混合,通过15天左右的发酵,制成防虫液。杨梅果实硬核着色之前开始,每667平方米一次用EM原露150毫升喷雾。5天喷1次。到采收前一个星期也可喷施。将杨梅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收期的落地烂果拣尽,送出果园覆盖厚土或用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处理,可避免其生存繁殖后返回园内危害。把实验室“染”上“不育症”的雄性果蝇放归自然,以控制果蝇繁殖,减轻果蝇灾害。投放“不育”雄性果蝇比使用杀虫剂更彻底、更环保,应以与研究推广。催熟剂提早成熟。这时因为食源条件差,果蝇发生少,难造成危害。(成华光 唐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