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钰 王志学 胡永兰 冯敏 陈顺 鲍秀芬 郭桂珍
EM是英语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是由日本琉球大学农学博士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用EM原露防治李红点病,尚未见报道。通过试验来摸索用EM原露防治李红点病的方法,并探索其效果。
李子红点病是严重危害李子的专性寄生性主要病害,近年来在朝阳地区有迅速蔓延之势,当地果农用各种农药进行防治均不能奏效,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造成严重减产,水果质量严重下降。我们在朝阳市一果园里,用EM原露对此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李子为晚红李(Prunus simonii)。
秋收后,先将当年病叶扫净异地深埋或烧掉。第二年春分后将新鲜驴粪用EM原露加红糖以1‰目测含水量控制在50%左右)的比例拌匀后进行厌氧发酵半个月左右,至粪堆有酒香味为止。每亩果园沟施EM原露发酵堆肥约2000kg,离树干约1m。之后,未施加追肥、浇水。浇水均靠自然降水。清明至谷雨之间,待李树开始萌发,便开始用 1‰EM防虫液加害立平增效剂稀释液喷施地上部分,以喷施新萌发的叶子为主。果园地面用 1‰的EM原露稀释液普遍喷洒一遍进行地面消毒。以后用1‰EM原露稀释液每10天至半个月对果树喷洒一次,进入6月份后改用500倍和250倍的EM原露稀释液每星期至10天喷施一次。
对照果园同品种果园,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该果园地势明显比试验果园好,在管理方面也明显比试验果园强。
发病率调查:于发病盛期进行果园调查,去掉果园外围的果树,在靠近中间的部位,按对角线方向随机查10棵树,每棵树按四个方向查,每个方向平均查25片叶子,按树叶的病级,即按零级(无病斑)、壹级、贰级和叁级分别计数,计算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对照果园,仅查五棵样树,方法同试验果园。每棵样树查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查20片叶。叶片按同样的级别,分别计数,计算病情指数和病叶率。
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调查结果列于下表:
表1 试验果园红点病调查结果
果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 |
非病叶率 | 18/93 | 23/95 | 29/96 | 18/100 | 37/101 | 15/102 | 22/103 | 30/103 | 18/102 | 30/96 | 240/991 |
病情指数 | 0.53 | 0.49 | 0.31 | 0.47 | 0.30 | 0.51 | 0.40 | 0.39 | 0.56 | 0.34 | 0.43 |
病叶率% | 80.6 | 75.8 | 69.8 | 82 | 63.4 | 85.3 | 78.6 | 70.9 | 82.3 | 68.8 | 75.8 |
表2 对照果园红点病调查结果
果 树 | 1 | 2 | 3 | 4 | 5 | 平均 |
非病叶率 | 20/80 | 10/80 | 12/80 | 11/80 | 14/80 | 57/400 |
病情指数 | 0.43 | 0.39 | 0.52 | 0.47 | 0.50 | 0.462 |
病叶率% | 75 | 87.5 | 85 | 86.3 | 82.5 | 83.3 |
从以上表列出的结果,表明用EM原露防治李红点病的试验,比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果园观察表明,试验果园中的病斑普遍较小,对照果园中的病斑普遍比试验果园的大;试验果园中直径在1cm以上的病斑极少,而在对照果园中较多。另外, 试验果园中极少有李褐斑穿孔病(Cercosporacircumscissa)和其它病虫害,而在对照果园中,李褐斑穿孔病和其它病害较多,红蜘蛛、蚜虫和食心虫等较多。
由于两个果园在剪枝和管理方面的差别,因此,两个果园在产量方面没有可比性。
2.讨论
⑴李红点病病菌,即李疔菌(Polystigma rubrum)系专一性很强的寄生病菌。其孢子在病叶完全干枯后成熟,在病叶里以子囊壳越冬,于来年春天,子囊壳破裂,大量子囊孢子散发,借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都可以使李树发病。因此,清除当年落地病叶,宜地深埋或者烧掉,是进行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⑵施用农家肥作底肥,有利于提高树势,以增强其抗病力。试验证明,试验地里的果树,叶色比对照的李树的深得多,果实结得多。因肥源的问题,施底肥是在春天进行的,如果在秋天收获后进行,结果会更好。而当地果农没有给果树施农家肥的习惯,只是在生长季节追化肥。本试验也试图通过试验效果,来说服果农改变这种习惯。
⑶用EM原露防虫液喷施叶面,是为了使叶面角质层增厚,有利于叶了抗病。本试验只进行一次,如果进行多次,防效可能会更好。而对照果园是在李树发病之前,喷波尔多液的,共喷了两次。
⑷用EM1000倍喷施树冠,是在进入6月李树开始发病时才进行的。如果提前进行, 相信其防治效果一定会更好。用500倍、250倍液喷施,是在以后定期进行的,是为了让EM中的有益菌群固着在叶面和果皮表面上,并定期进行补充,以抑制或者减少病原菌子囊孢子的萌发。试验证明,使用EM原露稀释液定期进行喷施,已经使病叶率大大下降,而且病叶的病级降低。
⑸本试验果园在管理上有待加强,例如在剪枝方面,由于剪枝不力,树枝过密,使果园通风透光不佳,湿度过大(未测定);又例如,果园中的杂草,也未及时锄掉,也是使果园中湿度过大的原因之一。若进一步加强果园管理,用EM原露综合防治李红点病,必定能获得更好的防效、质量和产量。
⑹对照果园的地势明显比试验果园好,高而又通风透光好,在剪枝等管理方面也明显好。如果扣除对照果园的优势,试验果园的防效,必定比对照果园好得多。
⑺试验果园中直径1cm以上的大病斑极少,而对照果园则较多。试验果园的病斑普遍较少,对照果园的病斑普遍比试验果园病斑大。说明EM原露在控制红点病方面起了作用。
⑻试验果园中的虫害,如红蜘蛛、蚜、食心虫等,极明显地比对照果园少。其它病害同样也少许多,如李褐斑穿孔病(cercospora circumscissa)等极少。说明,EM原露对防治李的其它病虫害也起了作用。
⑼本试验只是初步尝试。我们将认真总结试验,进一步将用EM原露综合防治李红点病方法的试验掌握得更好。
三、结 论
生物防治方法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由于其有许多好处:无毒、不造成环境污染,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不伤害虫天敌,增产等,一直受到科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推崇,几年来也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使用,以生产绿色食品,也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出路。下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用EM原露或者其它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有着深远的意义。本试验用EM原露综合防治李红点病,取得了病叶率比对照低7.5%,病情指数比对照低近0.03,其它病虫害大大减少,虽然在产量的品质方面还没有可比性,但从初步结果来讲,已经可以看出EM原露在防治李子红点病方面有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是要好好掌握其方法,以便进行推广。
认准正品EM原露,信赖天意。30年专注,品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