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蜂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蜂人要像蜜蜂一样勤劳”,因为勤劳的蜜蜂不会辜负养蜂人的精心照顾。养殖蜜蜂也和种庄稼一样,一年之计在于春,蜂群春季管理好了,蜂群强壮了,夏天就等着蜂蜜、王浆丰产丰收了。 蜂群春季管理任务是抓好越冬蜂的更新和群势的发展,使蜂群在第一个主要蜜源开始泌蜜前强大起来,同时抓住蜂螨暴露时机杀螨。 1、箱外观察 一般蜂群在气温8-10℃时出巢排泄飞翔,飞出多则为强群,反之为弱群。有时还看到染病拉稀,巢外盗蜂乱爬,巢内声音混杂,可能失王。选择气温在14℃以上的晴朗暖和无风天气,揭开外包装物晒箱,适当开大巢门,清除蜂箱湿气,太阳偏西再盖好包装物。 2、局部检查 结合箱外观察情况作局部检查。群势:在7脾以上为群峰,5-6脾为中,4脾以下为弱群。并将多余的蜂脾抽出。饲料:多数脾有蜜,其中2-3个满脾为蜜多;多数脾有蜜,有个别满脾为蜜够;大部分脾上无蜜或不及脾的1/3为蜜缺。并查清是否失王、缺蜜、缺水、潮湿、鼠害等问题,尽量少开箱检查,必要时也要选晴暖无风的中午快速检查,减少热量散失。 3、全面检查 在背阴处气温达到14℃以上时,外界略有蜜源即可全面检查。主要任务是缩小蜂巢,抽出空脾,清理箱底。失王时引入贮备王或并群;缺蜜或存蜜过少时,应补加贮备蜜脾,天气暖和时可用稀蜜水饲喂;附近缺水源时,应设饲水器(最好用0.1%的食盐水);发现鼠害,及时处理。 4、调整群势 在检查的基础上,把蜂群做一次调整,保持2/3的基本群(6-8框)和1/3的补助群(3-4框)。由于早春外界气温较低且很不稳定,而卵虫需要保持34-35℃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弱群维持这样的温度很困难,应在当地最早的粉源植物开花前20-25天包装保温,抽出多余的空脾,合并弱脾,并保持优良蜂王,使“蜂多于脾”,蜂数达到4框以上。为了保持优良的机动蜂王,可将弱小蜂群组成双王群,互相保温,加快繁育。蜂路适当缩小到9-10mm,并适当缩小巢门加强保温。 5、扩大产卵圈 随着气温转暖,可逐渐扩大产卵圈。方法是子脾前后左右调整,陆续加入空脾,割开封盖蜜脾,并喷洒温水,促其食用。 6、拆除包装,注意保温 到四月底五月初,日间气温稳定在15℃以上、蜂群发展基本到满箱,可逐步撤除箱外保温物:要先撤上面和前面,再撤后面、侧面,最后撤底部;先撤壮群,后撤弱群;时间宁可推迟,不要提早。若遇寒流,应及时遮盖保温。 7、奖励饲喂 早春蜜源较少,应勤奖励饲喂。油菜花开花初期,不论箱内贮蜜丰欠,都要喂浓度为40-50%的稀蜜水,以刺激蜂王产卵和促进工蜂的内勤工作。喂量:每箱蜂群在7框以下,每次喂量为0.25公斤;在8框以上,每次喂量为0.5公斤。勤检查,吃完再喂。EM原露在蜜蜂春繁期,可提高蜂王产仔率30%以上,并可防治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囊状幼虫病、副伤寒病、螺原体病及麻痹病等。其功效已被实践所证实,成效显著。由于外界缺少蜜源,建议补喂卫鹏代用花粉(具有防治疾病、强化蜂王产卵率、迅速扩大蜂群作用),知道外界花粉能满足蜂群需要时为止。 附: 在养蜂上应用,EM原露通过饲喂和饮水进入蜜蜂肠道后,与蜜蜂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一起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或消灭致病菌群,同时分泌和合成氨基酸、有机酸、蛋白质、多糖类、各种维生素、生化酶和促生长因子、抗病毒物质等,既为蜂群提供丰富的营养,又有效防止各种蜂病发生,从而促进蜜蜂的健康生长繁殖,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效果,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 1.造就适合于蜜蜂生存与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使蜜蜂健壮,加速繁育和延长生命; 2.增强蜜蜂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3.增加蜂产品的产量; 4.提升蜂产品的质量,减少药害。 EM原露对孢子虫、螺原体、慢性麻痹病引起的各种蜜蜂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的用法是:用50—100倍EM原露活化液直接饲喂蜜蜂,一般一个生产群喂2—10毫升,2天喂1次,3次后改为3天1次。 预防疾病:平时可用250—500倍EM原露活化液喂蜂,每个生产群使用EM原露1—2毫升,1星期喂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