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识天意
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1996年03月26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了解更多
天意课堂
产品中心
EM原露是“有效微生物群”,其由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8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它会与所到之处的良性力量迅速结合,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了解更多
新闻中心
实时更新天意最新动态,关注行业重大事件,了解EM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贡献。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县域特区
用EM原露发酵青贮料,家畜食用抗病能力增强,死亡减少,毛顺体壮
发布时间:2017-12-24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小动物们不能在这样的日子里在草地上洒欢,更不能品尝青青的嫩草叶子,所以发酵青贮料在这样的季节尤为重要。小编查找了这些资料,刊登在天意微信公众号上,让你在大冬天里提前做好准备帮助小动物们过个温暖的冬天。

您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愿我们温暖同行


酵青贮料

青贮原料:青贮原料种类很多,例如:玉米秸秆、红薯藤、花生藤、甘蔗叶、青塔草、 蒿、苜蓿等,原料含水量要求为60-70%,水份过多或过少都对青贮不利。

图片

图片

具体操作方法:

1.准备好容器(水泥池、缸、有塑料内膜的编织袋均可),清洗干净;

2.配制500-1000倍的EM原露活化液(加入与EM原露等量的红糖),密封存放2-4小时,  用时装入喷雾器喷雾;

3.各种青贮原料的不同要求,切成小段;

4.在池(缸)底和四壁先喷些EM原露活化液后再装切碎的料,每铺装一层高10-15公分  左右喷洒1次EM原露活化液,直至装满,尤其要踏实边缘,最后在料面多喷些EM原  露活化液,如不能1次装满容器,应立即在装填好的原料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次 日继续装填;

5.青贮料装满容器后,盖好塑料薄膜,密封好,保证容器内呈厌氧状态;

6.一个月后,待青贮料发酵成熟有芳香腌菜味,才能启用。如表层呈黑色或有腐臭味,  应把表层弃掉,然后由上而下,逐层取用,用后及时盖严。用青贮料喂畜禽,初期不 宜多,畜禽要有一定的适应时间,可掺些精料或配合饲料一起喂,以后逐渐增加用量。  母畜怀孕后期不宜多喂。


注意:

水份含量适度是决定青贮料质量的重要条件,注意层层之间水份的衔接,不得出现夹干层。

检查方法:

抓取青贮料拧扭,若有水往下滴,是含水量过多的表现,若不滴水,松手后看到有明显水份,为适宜含量。

EM原露在农作物秸秆饲用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兰云峰 蔡继琨 杨汉武 索亚林 赵志新

李勇 姚俊芳 王燕萍

EM原露有效微生物技术已被广泛推广于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及生态、环保等领域,并有颇多的研究、试验报告。然而,涉及作物秸秆发酵转化利用的较少。笔者从1996年9月至1997 年10月,先后用小麦秸、莜麦秸、菜籽秸、干马铃薯蔓、各种豆秸、柠条(豆科半灌木饲用植物)枝条粉等,进行了室内发酵、农村推广性发酵和EM原露微贮秸秆及添加EM原露青贮等试验。旨在探索EM原露发酵各种秸秆的可行性及适宜的EM原露添加条件。


图片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分别在内蒙古化德县、德包图乡3个村和德善乡1个村进行。


1.2 试验材料 发酵所用各种秸秆由农村购入或农户自备,按要求加工成草节或草粉。用水缸、盆、塑料袋(2m×1.5m)或容积 5-10m3土窖进行发酵和微贮、青贮。试验家畜系农户自养。


1.3 试验方法 共进行3个试验,即实验室发酵试验,实验室和农村微贮及添加EM原露青贮试验,农村农户发酵试验。


1.3.1 实验室发酵试验 主要以小麦秸秆、菜籽秸、干马铃薯蔓和少量柠条粉作发酵原料。将原料加工成草粉;将EM原露与等量红糖以 100倍温水稀释;再按秸秆100kg、EM原露0.1kg、糖0.1kg、水65-85kg的比例,对一次稀释液做好2次稀释;将每种秸秆粉60kg按以上比例加入2次稀释液交搅拌均匀。把拌好的每种草粉分装两缸,每缸 30kg,装时填紧压实、略高于缸口,用塑料薄膜密封缸口,中间插入温度计、分别置室内常温发酵,或生火炉加温发酵。另外,又按EM原露添加量0.05%、0.08%、0.1、0.6%、1%的比例以同法制作5缸,置室内加温发酵。


1.3.2 微贮及添加青贮试验 分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实验室内发酵小麦秸、菜籽秸、干马铃薯蔓各两缸。每缸加秸秆粉30kg,将EM原露0.03ml加入25kg水中,拌入草粉内,发酵7d后,每种秸秆开封 1缸。晾干后室内堆积贮存,另一缸不开封,长期微贮;二是用EM原露微贮小麦秸、莜麦秸各3窖(均为长秸秆),每窖 3000kg,EM原露与秸秆的比例为 1∶1000。先将EM原露溶于700倍水中,每装 1层秸秆(约30cm厚),喷洒1层EM原露稀释液,直至装满。用塑料薄膜衬垫窖内壁和覆盖顶部,再用土盖严。另又按EM原露1份、青贮原料1000份、水100份的比例青贮鲜马铃薯蔓、青莜麦各3窖,每窖5000kg, 制作方法与微贮相同。制好后越冬长期贮存。


1.3.3 农村推广性试验 在已确定的3个试验村各选30户,共90户,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塑料袋发酵,铡切成约10cm长的各种秸秆;另一组用缸、盆发酵各种秸秆粉(前者用于喂牛羊,后者喂猪、兔)。EM原露与秸秆的比例均为 1∶1000。发酵方法同实验室试验。因试验时正值早春,故在室内进行,室温为10℃左右。


1.4 观测与测试项目

1.4.1 观测EM原露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各种秸秆发酵后的感观变化、PH值;发酵前后秸秆的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变化;畜禽对EM原露发酵秸秆的适口性、采食量、增重效果、抗病力影响等。



图片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发酵结果 常温发酵头 3d平均室温为16℃,平均缸温达20℃,后随气温突降,平均室温降到12℃,而缸温仅降到19℃;此后室温保持不变,缸温3d内下降并稳定于14℃。第8日开缸检验,麦秸为浅褐黄色、菜籽秸为白色略黄、马铃薯蔓为褐绿色, 均质地柔软,微酸略带酒香,马铃薯蔓呈芳香味;发酵麦秸的PH值为4,菜籽秸3.5,马铃薯蔓3.5。

加温发酵组的室温基本保持在26℃左右,原料入缸温度为27℃,1日内升至28℃, 并一直在28℃上下波动。发酵5d后开缸检验,各指标与常温发酵相同。

5种EM原露添加量发酵试验 平均室温为22℃,发酵期7d。0.05%组的在发酵期内, 缸温和室温基本相同;0.08%组头3d缸、室温基本相同,后3日缸温略升,至开缸前上升了1.2℃;0.1%组入缸温度12℃,24h即升至22℃;随之渐降并保持在 21℃;0.6%、1%两组第1日未封缸,20h内缸温升至 40℃以上,随即移至室外(-10℃)快速降温(4h降到25℃),封缸后继续室内发酵,此后0.6%组缸温保持在26℃左右,1%组为24℃。第7d开缸检验,0.05%组无明显变化仅微酸,似正发酵中。其它四种添加量组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2.2 EM原露微贮及添加青贮结果 贮存6个月后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2.2.1 实验室内发酵后晾干贮存的,质量如前,未见霉变与腐烂,但酸香味消失。


2.2.2 实验室内发酵继续封闭微贮的,质地和入贮时相同, 仅见表面有少许小霉斑,酸香略带酒味,色黄褐,PH值3.5左右。


2.2.3 土窖微贮的小麦秸和莜麦秸, 小麦秸呈浅黄褐色、莜麦秸褐色微带黄绿。各窖表面和窖内壁处有一层白色霉斑,气味酸香,PH值4。


2.2.4 添加青贮的,马铃薯蔓色褐、味芳香,略酸,PH值

3.5,质地柔软。青莜麦色褐绿,酸香,PH值4。


2.3 农村推广发酵试验 在90个农户中60d 内先后制做5批。(发酵短秸秆为户均600kg,发酵秸秆粉户为户均400kg,共发酵9万kg。发酵环境温度最高21℃(热炕或生火炉),最低10℃,发酵温度未超过30℃。经检验,各批发酵秸秆颜色、气味、质地、PH值均符合标准要求。发酵周期随季节的变暖而不断地缩短。草粉的发酵时间略短于草节。


2.4 经检测,制作成功的 EM原露秸秆饲料中粗蛋白较发酵前有所升高,而粗纤维下降幅度较大(见表1)。



图片
家畜的适口性和采食量


图片

2.5.1 适口性 共进行两次适口性观察试验,第一次是对猪与兔。将室内发酵的3种秸秆分别添加于猪兔饲料中,发现猪兔都十分喜食,猪每日添加量由10%逐渐增至50%,兔由10%增至70%,仍表现采食良好,食欲有增。第二次系在 3个村的农户进行适口性观察。牛、马、羊放牧归来时喂发酵短草节, 猪、兔饲料中添加发酵草粉。经过300只羊、20头牛、20匹马、50头猪的观察, 除少数草食畜需适应1-3d外,多数家畜(包括鸡、犬)从开始添加就十分喜食。


2.5.2 采食量 在30个农户中进行观察,共用羊100只、牛10头、马10匹、猪20头、兔50只, 连续测定10d。马、牛、羊统计牧归后的EM原露发酵秸秆自由采食量,猪兔是按总采食量和添加EM原露发酵草粉的比例进行核算。结果每头(只)采食量是,羊从0.6kg增至1.3kg/日,牛从4.5kg增至7kg,马从5kg增至6kg, 猪从1.5kg增至3kg,兔从0.3kg增至0.6kg。

因马、牛、羊要放牧不可能计算发酵秸秆的补饲比例。猪、兔的添加比例可逐渐增至70%以上(虽然比例不宜超过50%)。


2.6 增重对比试验

2.6.1 牛羊增重试验 1997年3月6日,共108d。受试牛48头。1岁羊40只,当年羔羊18只。受试牛羊除羔羊分3组(多设一组放牧组)外, 其余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牛每头每日在日粮中加入发酵秸秆5.4kg,1岁羊加入1.25kg,羔羊加入1.12kg。连续饲喂 40d后称重,结果在春季极度干旱,牧草生长不良的情况下,对照组牛羊体重呈下降趋势,牛每头下降11kg,羊每只下降4.3kg。 而试验组牛体重平均上升8.9kg,羊平均增重0.3kg。加上对照组减少的体重,试验组牛羊分别比对照组共增加体重19.9kg和4.6kg。 羔羊因正值生长旺季,且以舍饲为主,体重没有下降,试验组、放牧组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26g、221.7g、216.7g。


2.6.2 猪增重试验 从1997年3月至4月,共40d。预饲15d。选择20户,40头体重在46-52kg之间,年龄、体质、体格相近的猪进行试验,试验、对照各20头。日粮组成为马铃薯30%、薯渣20%,麸皮10%,试验组补饲40%的发酵秸秆粉,对照组补饲40%的同种未发酵秸秆粉。40d后试验组从初试平均体重48.2kg,增长到结束时63.6kg,增加15.41kg,平均每头猪日增重 380g;对照组由初试时平均 50.6kg到试验结束时达 59.4kg,增加8.8kg,平均每头日增重220g。40d试验组较对照组多增肉4.2kg,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多160g。


2.6.3 兔增重试验 1997年6月至7月进行。预饲10d。选择3户48只家兔,每户16只, 家兔体重分别为 0.5kg、1.0kg和1.5kg,试验组日粮中添加50%的EM原露发酵秸秆,对照组饲喂同样未发酵秸秆。第一户(0.5kg体重组)饲喂小麦秸,幼兔试验组总体增重 8.10kg;对照组增重6.35kg,试验组多增重1.75kg。第二户(1.0kg体重组)饲喂莜麦秸,试验组增重11.15kg,对照组增重 8.4kg,试验组多增得 2.75kg;第三户(1.5kg体重组)饲喂菜籽秸,试验组增重10.4kg,对照组增重8.05kg,试验组多增重2.35kg。


2.7 家畜抗病力

1997年3月至6月共4个月。在3个村,每村选择30个养牛、养猪试验户,共有受试羊1584只,猪170头,结果试验期内,试验组无一只家畜患病或死亡,亦无瘦弱放乏现象。对照组有21 只羔羊发生了羔羊痢,12只羊发生前胃驰缓、拉稀等病。14头猪发生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有4头死亡。试验证明EM原露在增强家畜体质,提高抗病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图片
小结与讨论


3.1 EM原露有效微生物菌剂含10属80种微生物,能促进动植物生长, 畜禽口服可增强其抗逆性,防病抗病,强身壮体。


3.2 EM原露能发酵各种农作物秸秆以及高纤维的其它植物原料(如豆科灌木─柠条)。 用EM原露微贮或添加青贮,能使秸秆发酵后贮存6个月之久。特别是对于含糖量低, 常规青贮难以制作成功的青贮原料,如马铃薯蔓、豆科牧草等原料也极易青贮成功。

3.3 EM原露发酵秸秆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1%,EM原露、秸秆、水三者的适宜比例为1∶ 1000∶650-850。加大EM原露含量,发酵升温速度相应加快、发展周期略有减少,发酵品质和成功率提高。

3.4 环境温度与发酵时间长短紧密相关。5℃以上就可以发酵,低温时发酵周期长,反之则短。一般在10℃-15℃时发酵需6-8d;15℃-22℃时需4-6d;25℃左右时3-5d;38 ℃以上2-3d即可。

3.5 封闭厌氧是发酵的关键,排气越净,封闭越严密,制作出的EM原露秸秆饲料品质越高。

3.6 EM原露发酵秸秆的适口性好,采食率高。草食畜、杂食畜以及禽类都十分喜食。 尤其是猪,即使EM原露发酵秸秆粉添加量达到70%以上,仍采食良好。

3.7 应用EM原露秸秆饲料饲喂家畜,各种家畜都有程度不同的增产增重现象, 家畜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死亡减少,毛顺体壮。